清晨8點,濰坊高新區新城街道新鄰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已聚起三五名居民。離社區上班時間還有半小時,居民顏華已經早早趕來:“在家里坐不住了,想早點來和姐妹們打掃舞蹈室、熱熱身。社區一早就把門打開了,這兒像家一樣親切!”
今年以來,濰坊高新區按照“群眾需求在哪里,黨的陣地就建到哪里,黨的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聚焦黨群服務陣地功能提升和作用發揮,強化陣地“建、管、用”全流程管理,精準回應黨員群眾需求,推動“紅色陣地”切實轉變為“人氣中心”。
空間煥新為民服務升級
6月25日上午,濰坊高新區舉辦高新區“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暨慶“七一”黨團隊榜樣先鋒對話會;當天上午,該高新區舉辦濰坊軟件園“黨群同心e家親 攜手點亮微心愿”獻愛心活動;當天下午,組織園區重點企業舉辦數字化背景下的企業布局韜略講壇……
在濰坊軟件園黨群服務中心,各種黨建活動亮點連連,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
1500平方米的數字化黨群服務中心成為企業的“共享客廳”。“黨群服務中心空間寬敞、設備齊全,企業只需申請就能免費使用。”濰坊軟件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已構筑起集會議、培訓、學習、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10分鐘黨群活動圈”,更搭載了“智慧云倉”平臺,可為企業提供60余項精準服務。
山東東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曉艷感觸尤深:“入駐兩年,在園區助力下拿到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客戶量實現翻番!”將黨建與發展相融合,濰坊軟件園黨組織先后獲評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兩新”組織黨建“百千萬提升工程”山東省級培育對象等稱號。
據悉,濰坊高新區精準區分社區、園區、樓宇等6個領域,制定黨群服務陣地建設“1+5+N”工作標準,探索“融匯式”黨群服務陣地建設模式,建成集社會治理、群團建設、人才就業、統一戰線等綜合服務陣地27處,有效提升陣地服務“受眾”指數。
從辦事大廳到溫情客廳
在濰坊高新區,打造黨員群眾“想來、愛來、盼來、還來”的黨群服務陣地不是口號,而是融入街頭巷尾的生動實踐。
怡心社區每周三晚的“媽媽崗”培訓班燈火通明。居民馬女士在培訓中學會育嬰技能并考取了證書,“如今,帶娃、工作兩不誤,日子有奔頭!”馬女士滿意地說。
圍繞群眾需求,怡心社區先后高標準建設“超然書房”,為老年人打造舞蹈室,還巧妙利用黨群服務中心閑置空間,開設“拾光”自習室等,打造“全齡友好型”文化社區。“我們要繪好‘一老一小一青’的全齡幸福圖景。”該社區黨委書記王曉杰說。
改變不只發生在怡心社區。近年來,濰坊高新區持續推進去行政化、去辦公化、去形式化和親民化改造“三去一改”:拆掉隔斷柜臺,換成開放茶座,活動室全天免費開放……每月月底,各黨群服務陣地提前發布下個月活動預告,居民根據個人愛好選擇參與,每年開展各類活動超1200場,吸引居民6.5萬余人次,實現了黨群服務陣地從“建好”向“用優”的轉變。
一壺茶泡出治理新配方
近日,在新昌經濟發展區寨子社區的“茶議空間”里,茶香氤氳中醞釀著社區治理的智慧。“充電棚建在哪里?托管班怎么管……”居民們圍坐在一起暢談,社區干部執筆速記。
寨子社區黨委副書記單繼智坦言:“‘村改居’后,一開始部分居民對黨群服務中心‘不感冒’,寧愿坐在樓前的花壇上曬太陽、拉呱兒,也不推門進來。”茶話會不僅把群眾請進了屋里來,更有效破解了干群溝通壁壘,推動構建了“需求—提案—落實”閉環,越來越多鉤織、剪紙、戲曲等“達人”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如何讓陣地永葆活力?濰坊高新區開辟3項“人氣指數”監測渠道——流量指數計人次、活動指數看頻次、服務指數評滿意,10項細化指標讓陣地運行效能一目了然。每年優選一批“最聚人氣黨群服務陣地”,給予真金白銀的建設提升經費專項支持,去年以來,已有23處陣地獲補助共計200余萬元。
“我們堅持‘大門常開、群眾常來’工作導向,突出政治、文化、治理、服務功能融合,在陣地建設、功能布局、載體搭建、精準服務上下功夫,推進黨群服務中心聚人氣、增活力。”濰坊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林偉偉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